第五十八章
��    “我对去北京心里也不是特别有底,毕竟我在这里这么多年了,工作生活都有自己熟悉的环境,到了北京万一不是很理想,退路都没有了。”    于文玲客观的讲,语气有些迟缓,显然是心理确实没有底。重庆是于文玲的大本营,在北京,如果顺利了什么都好说,如果不顺利,可真是退路都没有了。    “您主要是对北京的媒体不太了解,这个我简短的给您总结一下。”    我拿起香烟递给于文玲一根,自己也点了一根。“北京的媒体其实和全国一样,平面以报纸为最强,我说的是人。报纸作为媒体的市场经济参与先头部队,已经走过了好几年了,主要的是从用人制度上开始的,所以,人已经换了好几茬,能够留在报纸的,都是经过若干论淘汰留下的人,可以说这些人大都是素质不错有较强能力的人。报社出来了一批人又去办杂志,还有被网络拉走的,现在媒体人才排位应该是报纸、杂志、网络、电台、最后是电视台。这个情况意味着,报社是在人才引入竞争机制上最早的单位,已经形成了让大家发挥聪明才智的机制和制度还有环境等等,所以,你只要是有信心,我相信,用武之地还是有的,再加上重要的一点,你在北京的人脉关系虽然不如重庆多,但是比重庆的质量要高出好多倍,这个条件没有几个人能够比的上你。”    我侃侃而谈,于文玲就那样静静的听着,从不断变换的眼神里,似乎看出她被我的分析所打动,本来煽惑就是我所擅长的,加上我说得也有很多都是实际情况,不由得产生了作用。    “你的意思,我还是去北京?”    于文玲含笑问我。“不,我只是给你提供一点北京的这方面的情况,其他的,比如你的家里的看法呀什么的,我都不了解,根本不可能帮你做什么判断,我也不敢呀。”    “呵呵,你倒是挺谦虚,我怎么没有看出来,我一直觉得你是一个具有强烈自信心的人,虽然不傲气,自尊心还是感觉的出来。”    于文玲恢复了她以前的自如神态,不像刚开始那样沉浸在不安之中。“好了,你说的我都知道了,我请你来,就是想听听你的建议,你说的这些事情正好是我需要的。”    说着,于文玲站起来了,“这样行不行,今天咱们就到这里,我也不和你继续聊天了,改天我一定请你吃饭,有很多事情还要请教你。”    我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就被于文玲送到门口,当然气氛没有那么尴尬,毕竟于文玲解释了几句。“真的,你相信我,我和你一点客气的感觉都没有,下次找一个时间一定吃饭,我现在沉不住气,你一说,我就想起了要做什么,现在我要马上落实一些事情,我也就不留你了,让别人陪你吃饭还不如我请你吃饭呢,所以改天。”    我很不欣然的离开了,不过也相信于文玲,现在心理矛盾,没有什么心情好好聊天,我想,她一定是现在开始通过电话和别人商量她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