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自古红袖伴书生
��就算用错了器官,也是可以间接的观测到这些不可触摸的东西的。譬如可以通过外在的媒介,将味觉制作成图表,用图表、文字、数字表达出来,进行转化,那么我们的眼睛是可以看到味觉的。作为一个高材生,风尘不可能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而这本就是物理研究中经常用到的方式——譬如电子显微镜用的就是这种手段,隧道显微镜也是。

  再比如去观察一些不可见、不可查的东西,通常会用一些关联的东西的变化来进行推导,从侧面进行观察……

  但风尘依旧感觉神奇:“这是日月之精华?”

  含沙道:“这就是日月之精华。”

  又说:“时辰到了,那便已经开始叫魂了,咱们去引导一下……”昨日含沙已经记下来了葛兰英的生辰八字,按着生辰,很轻易的就找到了源头。风尘自然是跟着一起过去的,然后就通过葛兰英身上散发出的一种气息,找到了一个方向……

  这种“感觉”是那么的真实,不是一种视觉,也不是一种味觉,但却和味觉很相似。含沙、风尘二人就像是狗仔一样,灵敏的感觉到了魄丢的地方。

  是的,是“魄”而不是魂:

  一个人的魂是不可能丢失的,要不然这个人已经不可能活着了。因为“魂”是一个人的根本所在,就相当于是一个系统的底层构架,丢失了,这个系统也就彻底的坏掉了。当这个系统坏掉之后,人的新陈代谢等一系列本能的生物功能都会停止,停止了,就是死了!但魄不一样,魄就算是丢完了,人也顶多就是一个植物人。而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却是可以重塑一个人的魄的。

  而当科技发展到可以重塑一个人的“魂”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人体这一整体的底层功能构架和思维方式的塑造,身体的运行再无丝毫的秘密。或许那个时候,所谓的人工智能时代也就到来了。

  只是普通人魂魄不分,以为是一个东西,所以叫魂这个说法也才流传开了,成为了后来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

  这和中医里将精逐渐的称为营卫之气一样,习惯了,也就称呼为气了,但却和运行身体的气又不一样。为了区分,还按照不同的分类分别命名了中气、上气、下气、真气之类的名词。

  有的是气,有些实际上却并不是气。

  ……

  “那里!”

  天地如坍缩了一下,但太阳却没有变大、缩小,只是一个囫囵,含沙就将风尘带到了村头的井口——那是一口水井,不带辘轳的井。提水需要用一个小一些的皮斗子放下去,用双手一下一下的倒手,将水提上来。葛兰英丢失的魄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