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可惜后来明朝不存在了,郑成功也掌握了海上老大的地位,苏家祖父要是不死的话,可能也会成为海上的一代霸主,可惜,在对荷兰之战之中苏祖父牺牲了,留下了孤儿寡母以及几条破破烂烂的船只、一船老弱病残以及老弱病残的家人们。

  苏祖母没有选择视而不见,接手了这个烂摊子,用所有的银子修了船,安顿好了这些船员的家人,这些举动,获得了这些人的忠心,然后拍板开始海上行商之旅。

  在海上做生意,不是赔死就是赚死,而苏祖母在做生意一途上,向来是运气极好,再加上船上的人都是经历了战火洗礼的,也没啥人惹——保护费那东西连郑成功都没收到一个铜板,更别提其他人——结果就是,苏祖母越来越有钱,生意越做越大,船只越来越多,可惜,康熙帝成功收了台湾之后,并不怎么重视海上这一块,不然苏祖母觉得她还能挣更多。

  苏莹看着一脸这都不是什么事的说出了这一番苏家发家史的苏祖母很想哭,她要是早知道她们家在海上这么厉害,她就拉着苏祖母跑路了呀,海上那么大,在哪里不是混?

  可惜,现在是已成定局,说什么都晚了,再说,这么大的生意,看样子是要自己这个皇家儿媳妇接手,这代表着什么?

  嗯……………………………………

  苏莹觉得,首先还是要让自己未来的夫君以及未来夫君他爹意识到海上贸易有多挣钱,值此马上就要再次发兵和噶尔丹大战一场之际,缺钱的皇帝绝对不会拒绝这块肥肉的,不吃白不吃啊!

  不过,怎么提倒是一件值得思考一下。

  这么一思考,一年也就过去了,苏莹迎来了自己的婚礼。

  在皇子之中,大阿哥、太子以及三阿哥都已经成亲,四阿哥到八阿哥都算是已经订亲的,其中五阿哥七阿哥虽然定亲,但是一方面年龄还小,另一方面不能越过上面的兄长,所以婚事定在了两三年后,特别说明一下,这个婚事指的是娶福晋。

  在清朝,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嫡庶不分,长幼不分,就不说皇位继承人这些大事了,只说皇子们的后院,身为高级妾的侧福晋敢和正妻嫡福晋打擂台,生孩子更是比着生,抢着生,根本就没有什么嫡妻不生就不允许其它人生之类的规矩。

  这种规矩说白了源头还是在男人身上,清朝上到皇帝下到皇子们的后院,哪一个不死上几个孩子,才是奇事一桩。

  康熙皇帝学儒家的那套做派,学的也是不伦不类,导致的结果也是比较混乱,就像他给儿子找媳妇上那是严格遵守长幼有序,但是在其他方面偏偏又讲究想偏爱谁就偏爱谁,导致的结果是,这几年太子越来越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