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
��把你调回来,绝对是被调派到北地还惨。

  谁让现在朝中勋贵培养子嗣都不管男女了!要知道,这么些年了,女子在文官势力上是插不上手,但是第一代静亲王茉雅琪、第二代静亲王爱新觉罗明智在北方军队的经营,南方船队又有不知道哪里来的李三姑娘以及李三姑娘带出来的女性军官的带领下,一二百年的潜移默化下,导致了军方势力对于女子当政早就从不情不愿变成了现在的能者居上。

  毕竟,也这么些年了,朝中有着三个莫名其妙就变成铁杆的爵位只传女不传男的势力,那就是在北海立下赫赫战功的静亲王一系、在帮着高宗完成了整个八旗军队改制的廉亲王一系,以及确立了大清海上领土范围的高宗亲妹宴亲王一系,这三个势力对于朝臣们来说就是搬不动的三座大山,偏偏人家几代下来第一个孩子都是女孩,培养孩子还都培养的好,还都是姓爱新觉罗氏的。

  唉!

  对女性来说,科举制度对她们的拒绝是赤裸裸的,随着承爵制度的改变,女性对权势掌控的觉醒,使得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成为一个军人,军队可是有专属几位女性将军的护卫队的,这些女性将军无一不是选择了娶丈夫,而不是把自己嫁出去,这对这些想着要挣脱自己本来命运的绝对是有标杆性的作用。

  至少进了军队的那些女人,深受女性军人的影响,无一不觉得自己的人生巅峰就是娶个丈夫,其实吧,要不是大清律令有规定,女子二十岁必须成亲,女军人三十岁必须成亲,她们会不会找个对她们来说是麻烦的人回家都是个问题。

  再说了,不当女军人,想要娶一个丈夫,那可是要交高额的税收交三年的,这是对她们赤裸裸的歧视!

  这样的结果就是,文武势力形成了对抗,还是颠覆了历朝历代的所有人想法的男女分别掌权的对抗势态。

  这位坐上了皇位的女皇帝可不觉得当皇帝是个好事,她深恨自己阿玛早早的去了,留下可怜无辜弱小的她被兄长欺负,尤其是当此时这个大清风光独好,其它地方风雨飘摇,欧洲各势力接连起义的情况,比起做皇帝,她更想去研究怎么让人上天啊!这可是活了一百二十来岁觉得继续活下去没意思才自己选择死亡的曾曾祖奶奶说的,中国一定要发展上天的技术。

  即使心中不满,她的皇帝做的也还是不错的,唯一算得上是出格的就是推行了一项数学的科考,让这个成了唯一的不论男女只要会解题就能入朝为官的科举途径,虽然是个没啥用的官,但是也是一个进阶的方法了。

  把这个科考制度推行出去之后,这位女皇帝把兄长给骗了回来,直接下药和皇嫂关在一起,让他们生了个儿子出来。

  这孩子都有了,关系再不好,为了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