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媳们在地里忙乎,家里的小孙女就来叫人了,小孙女是秦放八岁的妹妹,叫秦四丫。

  秦四丫欢快的往地里跑,还没跑到,就朝着地里大喊:“阿爷、阿爸、阿母,快回家,我大哥来信了,还叫官爷捎了好大一个包裹回来。”

  秦家虽然没有分家,但是几房私下赚的钱,是不用上交的,所以秦放说的,大房他阿母当家也是实话。

  秦母听了直接扔下手里的活计就往地上跑,秦母可不是软耙子,原本秦爷爷和秦奶奶就看重长子,给长子娶媳妇当然不会娶软耙子,再加上秦母生了三个儿子,是秦家的大功臣,所以她的底气很足,背都挺的直直的。对于这个长媳,秦爷爷、秦奶奶都是很能给她脸面的。

  再加上如今秦放有出息了,他们就更加看重长媳了。

  听到长孙来信了,秦爷爷也急,不过不像长媳那样扔了活计就跑,他道:“今天就到这了,都跟我回去。”刚开始长孙每次来信,他们都要托村里的童生念信。去年,长孙寄了三两银子过来,说送家里的弟弟去念书,也没说考科举什么的,就说认认字,将来好多个营生。

  于是,秦铁牛做主,把在家里两个儿子送去村里的童生那念书了。当然,钱是大房自己出的,用的是秦放送来三两银子中的二两。

  三房没有儿子,也不在意这个。二房有儿子,心里是不痛快的,但是大房用私房钱送儿子去念书,二房也没有办法。

  两个孩子是今年年出送去的,大的秦守业,今年14岁,小的秦守成,今年11岁。说起来,这两个的名字还是秦放认识字之后取的。

  秦家是农户人家,对取名字不讲究,也就秦放这个长孙出生的时候,秦爷爷花了6个铜板,请村里的童生帮忙取了名字。

  不过,现在秦守业和秦守成已经认识不少字,会看信了。

  等秦爷爷带着人回到家里,秦守业和秦守成已经从童生家回来了。

  秦奶奶见着人都来了,高兴道:“这是阿放捎来的东西,以前只是一封信,这次却一大包。”

  秦守成:“不知道大哥捎来了什么东西,奶奶,快拆开包裹看看。”

  秦守业的性格比较沉稳,大哥去服军役之后,他是大房二子,如果大哥有个意外,家里得靠他了,所以他被教的很稳重,而秦守成则比较活泼一点。谁家都这样,长子担子大,而幼子则无忧无虑。

  包裹是用木箱装着的,拆开封条,打开木箱,就看到了里面的东西。不得不说,所有人看到里面东西的时候,都惊呆了。因为这是秦放第一次捎东西过来,以前都是信,就连银子也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