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长孙皇后的烦恼
��百度上搜索出了不少关于春节的古诗,随便找了一首念了出来。

  “好诗、好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两句点睛之笔,妙哉。”黄琪出身进士,诗词文章都十分出色,欣赏水平极高,他对这首诗的韵味和意境都十分认可,不禁摇头晃脑地赞叹起来。

  采纱两只杏眼星光闪闪,望着李愔一股劲儿地放电。崇拜之情全写在那张俊俏的小脸蛋上了。

  李愔看到两位的表情,感觉太爽了。

  今天是三害的好日子,各个都很高兴,可是长孙皇后等人却是超级不爽。

  再说安宁公主和长孙冲,那天再太子李承乾的帮助下,逃出了长安城。

  在他们逃走后,没有多久,就被长孙皇后发现了。

  长孙皇后今年32岁,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长相气质我不好形容,只能说她是华夏妇女杰出的代表,所谓美貌与智慧并重,母仪天下就只专门为她这样的贵人设定的。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李世民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君主,和长孙皇后的尽心辅佐是分不开的。

  那天,她到了安宁公主的母妃贤妃的怡琴殿,去见贤妃和安宁公主的时候,在谈话时,就发现安宁心不在焉,不过,她当时并没有察觉什么。

  当她离开怡琴殿,在回自己的寝殿立政殿的路上,她身边的太监报告说,看到了太子李承乾的身影。她知道李承乾和安宁的关系很好,又觉得他的行为,有些鬼鬼祟祟的,联想起安宁的神态,她本能地觉得其中有事儿。

  由于她没有想到安宁会做出那样激烈和极端的事情,就自己回到寝殿去了,但是,没有忘记让人盯着太子李承乾。

  不久,太监过来报信儿,说安宁公主被太子李承乾接走了。长孙皇后觉得事情蹊跷,就派人到母妃那里了解情况。正在这时,贤妃的侍女发现了安宁留给贤妃的诀别信。

  弄清楚了情况的长孙皇后,当时一阵眩晕:这件事儿太大了,薛延陀可汗夷男的迎亲队伍就在长安,各国使团也都在长安。这件事的后果十分严重,关乎着大唐的体面,甚至可能导致战争。

  长孙皇后第一感觉是要禀报唐太宗李世民,可是她冷静下来,觉得此事最好不让李世民知道。

  这件事牵连的三个人,一个是自己的长子太子李承乾,一个是自己哥哥的孩子长孙冲,安宁公主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可是她毕竟是皇家的女儿,她要是出了事儿,自己这个掌管六宫的皇后也是有责任的。

  李世民要是知道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