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记事_2
  于家堂屋这一出戏发生的快,结束的也快,仿佛这家里什么也没发生似得。林氏出了堂屋,直奔转角廊下坐在蒲团上的于嘉泽来。

  看到自家孩子乖巧的坐着,林子君心中欢喜,俯身抱起自家儿子,问道“小野,刚刚吃饱了吗?”于嘉泽乖乖点头,“阿爸,我吃饱了,你呢?”林子君抚着孩子的头笑说,“吃饱了”。心下却暗叹,这只是个开头,还不算完。自家婆婆打定了主意,不让自家夫君读书科举了,还有得折腾呢!

  于嘉泽趴在林子君肩膀上,感觉别扭极了,只好默默做心理建设,默念“我还小,我还小,三岁豆丁……”。默默催眠了自己,开始思考于家的现状,以及堂屋这一出的后续。

  先来捋清了于家的现下的的人口组成和经济状况,于嘉泽一个芯子三十多岁的现代人,很容易看出了自家奶奶王氏的目的,阻止自家老爹继续进学、科举,为王氏自己亲生的小儿子让路。

  十里村原叫石里村,因为原来村口一块巨石有个门洞儿似得缺口,远看像谁家的大门口,大家都说是住在石头里了。不过年代久了就叫成了十里村。

  十里村是杂姓村,有一多半的人家是几十年前前朝覆灭后,因战乱天灾,村中人口不足迁居来的。这于家是难得的老住户,也是村里有名的读书人家。

  于嘉泽现在的祖父于家德兄弟三人,早年老大读书好,中举娶亲之后留下一子,早早地去了。于家德行二,勉强中了秀才之后,再无寸进。老三于家义不是读书的料,走了别的路子,日子却过得也不错。

  于嘉泽觉得最为神奇的是,这个世界里不只有女人会生孩子,还有本土人称为哥儿或者卿子的男人也会生孩子。并且男女比例百不取一。

  十里村千余人口,未婚女子只有三个,这还算多的,很多村子根本没有女孩儿出生。可想这世上女子有多稀罕了,没人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继续说这于家的情形。

  于家德的祖父是前朝进士,也做过小官,可惜时运不济,因人陷害罢官,带着家眷回到十里村,不过十年就去了。于家德的父亲赶上连年战乱,书读了不少却没有科举。便指望着儿子们出人头地,可惜大儿子聪慧早逝,盯着二子中秀才之后,不久也病逝了。

  于家现下这幅情形便由此而来。于家德的阿爸继承夫志督促儿子们读书。并为于家德求娶了于嘉泽的阿爷,一位落魄书香家族的哥儿。可惜于家德才华有限又不爱读书,更对自家夫郎十分不喜,只因他更爱慕女子。

  于家德对自家夫郎不好,自家阿爸去后更是待人冷淡,连着对两个儿子也不很亲近。等到自家夫郎一去,后娶的女人一进门,又有儿子女儿出生,对前夫郎留下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