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当仁不让,舍汝其谁!
  牛笔趣阁网 www.niubiquge.com,最快更新奋斗在新明朝最新章节!

  话说在这个时代,侵吞官仓存粮的收益堪称是巨大的,粮食和银子是划等号的物资,钱粮这个词三岁小儿都耳熟能详,随便几万石卖出去就是几万两。

  但盗官仓比侵吞漕粮的风险大多了,没有漕粮那灵活的损耗数量可以糊弄人。盗卖官仓数量少了为此玩命不值得,数量多了又容易被查出仓中亏空。各种风宪官不是吃干饭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什么掺石头,什么仓壁外实内空之类的招数让人有了防备后都不大管用了。所以李佑才会怀疑,府衙这帮人不会蠢到集体侵吞仓粮等着被轻易发现后杀头抄家罢?

  可叹道高了一丈,魔也会想方设高两丈的,有矛盾才有发展。这毛知府上任后大张旗鼓,搞了一个政绩工程,拣水运便利处建了座规模巨大的粮仓,冠名姑苏仓。而后将府仓、两个附郭县的县仓、以及济农仓合并到姑苏仓里。就这样还有多余的地方,便租给了府城里做米粮生意的大商家存粮。

  知府搞了这个集中储粮的姑苏仓,好处还是很多的,节省土地、裁减冗吏、创收银子、加强调控粮市能力之类的,所以才称得上政绩工程。

  但姑苏仓中别有洞天,若有御史之类的拿着府仓账本来查,进了姑苏仓稽核,一看肯定数目足够、封条完好;若另外的人拿着吴县和长洲县的县仓账本来查,进了姑苏仓稽核,数目绝对还是足够的,封条绝对也有;拿着济农仓账本查,结果同样不例外。何况两个县的粮税要源源不断上解京师,仓中米粮经常出入流动,有点多多少少的“误差”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来说去,姑苏仓里就真的没有问题吗?其奥妙之处在于,万一有哪个吃饱了撑着的人,同时拿着苏州府仓、吴县仓、长洲县仓、济农仓、存粮商家的一堆账本进了姑苏仓,他就会发现仓中存粮比几个不同衙门账本加起来的总数少很多不过这么多年了还真没有遇到过吃饱撑着的人,官场规矩不鼓励这样吃饱撑着捞过界的做,或许也可能是有能力吃饱撑着的人真吃饱了。

  王老同知大概说了姑苏仓的事情,叫李知事茅塞顿开大长见识。他不禁感慨道,知府真乃人才也,这手都有点二十一世纪虚拟经济的味道了无论是不是真的值钱,只要表现得出来让人觉得值钱就行了。

  而且李佑突然想明白了为什么最近米价飞涨的情势下,知府死活不出粜仓米平息风波了。

  现在市面上只是米价贵,个别穷人顶不住而已,若到了明年春天青黄不接时闹不好连米都没有了。号称两京外天下第一都会的府城里有几十万脱离了农业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