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三十年前(二)
  老村长的死与其说是突然,不如说是离奇。

  秦贵仁对此感到很纳闷,因为,在他们一行人来到这个村落的时候,那个老村长虽然看起来有些苍老,不过身子骨和精气神都还算硬朗,无病无祸,怎么在短短的三天之后就命归西天了呢

  秦贵仁想起老村长那晚对他说过的话,直觉告诉他,老村长似乎已经预见到自己的死亡,所以才会告诉他村子里在三天之后会有人往北方而去,带他们走出山林。

  都说人老成精,许多老人在弥留之际都能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难道这是真的吗

  当然,这种推测毕竟站不住脚跟,但倘若要说这一切都不过是一场戏剧性的巧合,似乎于情于理又都说不过去。好在秦贵仁并没有把老村长跟他说过的话告诉给那些士兵,因为凡是有过带兵打仗的人都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够随意透露给士兵的,这样极有可能造成军心不稳,当时这些士兵已经察觉到大规模的战争可能已经结束了,所以此刻一个个都归心似箭,再加上他们已经在山林里徘徊了好多天,饱受饥饿与恐慌,心情已经非常焦虑。如果三天以后真的有村民能带他们回到北方的祖国,那自然没有必要隐藏这一个好消息,但倘若事情突有变故,那么秦贵仁在这群士兵中的威信势必会大大降低,这一点,秦贵仁是十分清楚的。

  当天晚上,整个村子的村民几乎彻夜无眠,无论男女老少,都来吊唁老村长的遗体。有一些村民还为老村长做了整整一夜的神秘仪式。

  那些仪式形式古怪,并不是常见的那种安魂法事,而更像是一种古代先民的祭祀仪式。

  秦贵仁他们为了表示敬意,也跟着在外面呆了整整一夜,几乎未眠。

  仪式的时间非常长,从午夜一直做到第二天的清晨。在这里,我作为一个转述者,不能随意地添油加醋,也没法做出一些详细的描写,只能说一个大概。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老村长死后,村民不知从何处抬来了一口巨大的棺材,其形状并不同于常见的那种木质棺材,而是类似与汉朝以前的那种长方形的大石棺。

  整个棺材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有些陈旧,上面甚至还附有薄薄的一层尘土,就好像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一般。

  秦贵仁感到好奇,心说难不成这村民们已经穷成了这个样子,连棺材这种死人用的东西都要重复利用

  也是出于强烈的好奇心,秦贵仁向前走了走,在火堆的光亮下,他看清了那棺材的样式,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那棺材通体青黑,大约有两米多长,半米多宽,上面雕刻着数不尽的类似于祥云一样的图腾符文,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