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苏家有请
��物资流通环境大幅度改善,因而大大促进了新干线沿线地带新产业的形成。令当地的国民经济明显地上了不止一个台阶。也正是因此,日本政府在东海道新干线建成之后不久,又开始筹划兴建通向九州的新干线。

  1975年新干线从大阪进一步延伸到九州后,其沿线地区的工业布局迅速发生变化,汽车、机电、家用电器等加工产业和集成电路等尖端产业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铁、石化等产业,促进了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通向仙台、岩手的东北新干线1982年开始运行后,沿线城市的人口和企业分别增加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四十五,地方财政收入有了十分明显的增加。而且随着新干线交通网的形成,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更加活跃起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比如,住在静冈等地的人要想观看传统艺术“歌舞伎”或“文乐”,须到东京或大阪,过去需要用两天,现在当天就可以来回。

  新干线的建设不仅带动了日本土木建筑、原材料、机械制造等有关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员流动,加速和扩大了信息、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从而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差别。据调查,仅仅东海道新干线和山阳新干线,每年就约有乘客达到两亿人次,仅此而产生的食宿、旅游等的消费支出约为七万亿日元,增加就业近百万人。等等等等,因此而带来的好处一时间简直是难以计数。

  由这些资料中,苏浣东自然不难想到火车若是能够大幅度提速对国家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不仅令可以加快国内人员和物资的流动,而且也有利于诸多行业的迅速发展。当然了,他也不会忘记在报告中提到,铁路提速后将给国家的军事实力所带来的明显提升。

  1980年,我军进行建国后的第六次大裁军。当年3月,国家军委决定,军队再次进行精简整编,大力精简机关,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将一部分部队移交地方。到了1982年9月,我军又进行了第七次大裁军。五十余万人的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到铁道部和原配属的国家各部委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还有部分部队转到武警部队。从此,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两个兵种在我军序列中消失。

  而且他还知道,军委还在酝酿着下一次大规模裁军。在军队数量大幅减少的今天,如何在广阔的国土上迅速地调动军队,更好地保卫国家安全,无疑是国家领导层为之操心不已的大事。而提升铁路运输速度,从而加快军队在国土上的调动速度,无疑可以缓解军队数量减少后对于国防的巨大压力。仅仅这一点,相信自己的这份报告就会得到上层的高度重视。

  虽然说,这新干线高速铁路的技术,华夏如今还不掌握,但是既然看到了其的优点,那么集中国家的科研力量,苏浣东坚信一定能够研发出来——原子弹尚且造了出来,何况于它!况且目前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