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倭国求援
  李世民这人挺烦的。

  你说你看工匠宿地,看就看吧,为什么非要把人家的被子掀开呢,还自以为自己很和善的问别人晚上睡觉冷不冷呢?

  自己是什么人,心里没点数啊,皇帝的威严是一般小民能直视的?

  不过出乎李宽意料的是,起初工匠们连句话都不敢说只敢点头,等李世民转了一会儿之后,跟李世民吹牛打屁的工人可不少了,胆子大些的,还敢跟李世民说几段生平最得意的段子,有荤有素。

  李宽甚至觉得跟李世民说段子的那人选错了职业,有口才不去当个说书人却偏偏做了工匠,不是浪费上天给的饭碗么?

  李世民好像也是这般认为的,便笑道:“朕听你这些故事很好啊,怎么不去茶楼说书,那挣的可比现在多。”

  茶楼说书,在大唐似乎得到了普及。

  早年间李宽在闽州和冯盎交战期间说了好几段的三国演义,后来和冯家交好,茶楼开起来了,说书也就流行起来了。早些年的时候,说书这种职业便流传到了长安城,有口才的人凭借着说书,还真挣了不少钱。

  不过最近两年,茶楼说书人翻来覆去就是那几段,不是三国演义就是猴子反抗释迦牟尼佛的故事,大家早就听腻了,说书人的日子不太好过,但是再怎么不好过也比在工地上做工来得轻松许多。

  而且,说段子的工人说的不是关于猴子反抗佛祖,或者刘备等人争夺天下,人说的是自己想的故事,比如狐女与书生,鬼怪与书生的故事。

  比不上聊斋志异那般优秀,但也别有一番味道,去茶楼说书肯定是不错的,估计打赏的公子哥不会少,毕竟李宽听过之后都想打赏个几文钱。

  “说书人,那是靠别人赏饭吃,俺在工地做工,靠的是自己的本事吃饭,不同,完全不同。”说段子的工人笑道。

  李世民竖起大拇指说好,重臣们也赞同的点头。

  李宽撇撇嘴,觉得此人死脑筋,没说话,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能说出这样的话,不仅死脑筋,意志也比较坚定,劝不劝都没区别。

  李世民与朝臣像似都没了时间观念,逛了好长一段时间,工匠们都大哈欠了,李世民也没离去的意思,没点眼色。

  李宽提醒说明日还要上早朝,李世民才与众臣去了早已预定好的客栈,李宽这才得以结束一天的行程。

  李宽觉得挺累,好些日子没有这般忙过了,停下来时候脚都在打颤,估计明天早晨起床,大腿和小腿酸痛的不行。

  李世民倒是觉得很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