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下山
  第三节 下山

  自西侧下了关索岭,再沿着铺满砾石的驿道向西南走上十数里,便到了牛拦江边。()

  牛拦江算不得什么大江,充其量只能算一条较大点的河,只因下游处有块形状像牛的大石而得名。要说特点便是这里的草木要比别处密集了许多,谈得上景色优美,风光宜人。

  此刻在河边有一**岁大长得胖乎乎的孩童正手执经卷在摇头晃脑地晨读,见东边来了几个陌生人颇感诧异,不由放下了功课。在这条驿道上见上几个买卖人并不稀奇,可这几人显然不像是,一位仙子般的绿衣女子带着两个一模一样仙童般的蓝衫童子,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般。孩童努力翻阅着自己清可见底的阅历,确定自己还不曾见到过这般出众的人物。

  “这位小哥,请问学堂怎么走?”梁木娇开口询问。

  啊!真的遇到神仙了,不然声音怎会这么好听。

  “小哥?”见孩童盯着自己发呆,梁木娇开口提醒。

  “啊,什么,噢,学堂呀,过桥直走,到了村子往左转,过两道街,再——算了,还是我带你们去吧。”

  “那麻烦小哥了!”

  “不麻烦,我本也要去的。”于是便头前领路。

  关熙卓见其胖乎乎的煞是可爱,又听他说也在学堂里读书,就生起了结识之意。紧走几步跟上, “我叫关熙卓,学长怎么称呼?”

  “我姓余,名渡远。”

  “噢,鱼肚圆。倒蛮好记的。”

  “噗哧”,梁木娇与关熙越皆不禁笑出声来。

  “非也非也,是余渡远,余杭的余,渡江的渡,远程的远。”余渡远自辩道。

  梁木娇接口道:“听闻村中有一大户,也是姓余,不知与小哥可有关系?“

  “那正是我家。”

  “哦?”梁木娇不由打量起面前的小童来,余家本是村里一大户,然见其穿的一身蓝布衫并不显有多光鲜,而刚刚熙卓拿其名字取笑也未见其着恼,由此对其品性和家教可见一斑,当下心中暗暗点头。()

  “大姐姐可是认得家父?”余渡远问道。

  “哦,不曾相识,只是听闻令尊为此次开办学堂出了不少力。”梁木娇对其称自己姐姐颇感无奈,而又不好解释什么。

  “原来如此,要说出力最大,还要数白家才是。”余渡远言至此处神情上现出了些许异状,然初次相识,梁木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