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老骥伏枥
�骑将军,成为军中重将,其修为自然有过人之处。他如此一说,自然有其道理。

  廖化道:“钟会溃败之后,邓艾孤立无援,必然担心大将军攻取武都断其归路,因此退兵乃是意料之事,但此人久历沙场,老谋深算,李、黄二将绝非其敌手,因此我料二将并非不知邓艾退兵,乃是有自知之明,惧怕邓艾有诈,不敢出兵追袭,却又担心背上怯战之名,因此才待魏军退兵之后又故作追赶之态耳。”

  关彝点头道:“此事原也怪不得他二人,邓艾败退白水关时,侄儿曾严令他二人只需据守木鱼嘴,不可轻易出兵与邓艾接战!”

  廖化笑道:“此一时彼一时耳!贤侄适才也说过,为将者当明辨敌情,临机而断,切不可拘泥于常规,否则何以用兵?一个月前,邓艾虽然败退,但战略态势上仍然与钟会成两面包钳我军之势。如今,钟会这一支兵已经全线溃逃,邓艾若再不退兵,必然会陷入我军的包围圈中,将死无葬身之地矣!”

  关彝点了点头,廖化说的有理,邓艾智勇兼备,威名素著,汉军中除了姜维、张翼、柳隐等少数几人之外,余皆不是其敌手,只怕李球和黄崇确如廖化所料,乃是怯敌避战。倘若当真如此,可见此二人并非成大事之辈。

  不过,廖化这番见解,让关彝对他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后世民间谚云: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在许多人看来,这是在说大汉后期人才凋敝,军中没有大将之才可以领军,这才不得已让廖化担当为先锋大任,领兵作战。

  然而,关彝心中却明白,廖化虽然不是三国时期顶尖的帅才,却绝对是文武双全忠贞勤勉的一代名将。

  廖化,字元俭,襄阳人,初为前将军关羽主薄,关羽兵败之后诈降东吴,后诈死骗取吴人相信,随后携老母历经苦难千里潜逃回蜀,昭烈皇帝赞其忠义,封为宜都太守,后累次追随诸葛武侯和姜维北伐,忠心耿耿,多负辛劳。

  众所周知,历朝历代官制,主薄属文职官衔,乃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不同时期也有参赞机要,总领府事的权限。三国时期享有盛名的才子陈琳曾任大将军何进的主薄,杨修和司马懿也曾为曹操的主薄,名列蜀中才俊之首的黄权也曾任刘璋的主薄,甚至于绝世悍将吕布也担任过并州刺史丁原的主薄。由此可见,廖化乃是极具智略才干的学问之人。

  又有,昭烈皇帝伐吴兵败,病逝于永安,嗣主刘禅即位,廖化先是迁丞相府参军,参赞军机。随后又累迁广武督、阴平太守,驻防于汉、魏边境,防范魏军。倘若廖化无领军之能,诸葛武侯焉能用其为参军,廖化又如何能够驻防边境,独当一面?

  大汉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廖化奉命攻打曹魏守善羌侯的宕蕈,魏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