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峭壁上的百年上联

  “那朝廷京官也赢了这场文争,心胸也放开了很多。山东大儒认输后,他也向山东大儒道歉认错,说自已如此作为有些过了,请求他的原谅。山东大儒也连连称罪。闹到这种地步都不是两人所希望的,两个人也就借势下台,冰释前嫌,在朝中反倒成了好友。听说,后来那朝廷京官回到京城之后,把这个对子向朝中其他京官一说,朝中的文人们也被难住了,没有人对出下联来。朝廷京官走了一个月后,京中有人给咱玉山县令送来一个手信,说是这对联既然出在玉山,还得由玉山人来解。只要是有人能对出下联来,便可到县令那里领他的手信,入京城成为他的门入室弟子。”

  “县令为了讨好那位朝廷京官,索性命人将那上联刻在了灵龟峰外的悬崖上,让整个玉山的秀才们来对。所有玉山的秀才们都被县令叫到灵龟峰前,下联出了不少,但没一个能达到要求的。当时闹得沸沸扬扬,但时间一久,也就不了了之了。这后面又经历了几个皇帝,悬崖上的石刻早就模糊了,不过那上联后来倒是流传了下来。对对联的秀才不少,但能对出来的却是一个没有。”

  “那这个下联是怎么回事?”有香客指着右边的牌匾问道。

  “看到这朱漆没?这副牌匾挂上去其实不过十多年,而这副下联对出来也就是大约十年的事。”

  “啊!”

  “十年前,有从城里来李姓的女香客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到灵龟寺来上香还愿,李姓的女香客原本也是我们玉山出去的,听说现在在城里经营大生意。那次她是回家省亲的,带着个挺机灵的小孩。这小孩四处乱逛,无意见看到了那悬崖一面的字迹,就问他娘,那是什么。这种事情我见得多了,也被人问得多,于是就上前跟他们说起这个故事。我和他母亲说的时侯,那小孩就问我,什么是对联,对联要注意什么?这个对子为什么难对?我看那小孩长得挺讨人喜欢,就跟他说了。说完之后,小孩也不说话,就蹲在我说的那栏杆附近,看着外面的大江。这一蹲就是半天,他母亲叫他也叫不动。我还有其他事情,也就没有顾他了。”

  “恰好有个其他地方来的香客问我下面那条江叫什么名字,我就跟他说,那条江叫做‘白茅洲’,因为上游是稻田,积了很多茅草,没有人收,到了秋天就变白了,被水冲到河里,因此得名。我才说到这里,就听到那小孩尖叫一声,他在栏杆边蹲了大半天,这会突然跳起来,向我冲来,说‘我找到了,我找到下联了。”

  “我问他找到了什么,他就跟我说了这副对联的下半联。”

  周围的香客都向寺庙门右边的牌匾看去,那上面写着‘洲中舟,舟下洲,舟行洲不行‘!

  “洲上舟对峰上峰实在是再巧不过了!!那朝廷京官出的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