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三章 苦战1
连。这些人被日伪军打一顿还算是轻的,如果被汉奸们送到宪兵队去。那就是百死不生的下场。

  这些村民还必须承担起夜间巡逻的职责。每到夜晚,村民们手拿铜锣、梆子沿着壕沟、铁路、公路巡逻,如果发现有抗日分子tongguo就必须立刻报警,如果有警不报。那这个村民的下场只有一个字死。

  经过多次的失败,日伪的情报机关也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他们除了继续利用汉奸、侦缉队和宣抚班来收集抗日军队的情报。他们还采用了一些新的办法。

  豫北地区一直都很贫困,一些人家食能果腹就算是大幸了。汉奸们从鬼子的洋行里拿来了一些肥皂、布匹、食盐、火柴等生活用品,他们目光瞄准了一些赶集的农村妇女。这些汉奸一般同这些村妇有一点点亲戚关系,他们用照顾亲戚的名义将这些生活用品送给她们,然后从这些妇女的口中获得抗日队伍的驻扎、调动等一些情况。

  这是一种堡垒封锁的囚笼战术,这种战术并不算新鲜,最起码蒋委员长在江西围剿的时候就使用过。这种大量构建堡垒围困,利用壕沟减少对手的流动作战能力,最终将对手逼到正规军决战的战术虽然成本巨大,时间缓慢,但是也是最有效的战术,最起码在江西围剿的时候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

  国共两方面都意识到这种战术的厉害之处,他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要破解囚笼战术。要破解这种战术只能拔掉坚固的堡垒,如果坚固的炮楼或者碉堡被击毁或者拆除,这些围困线就将被撕开一个或者几个大口子,包围圈自然就不攻自破了。豫北地区目前弹药补给已经出现了问题,再加上各支队伍手中都没有攻坚所必须的火炮之类强大火力,甚至连迫击炮弹都没剩下几颗,如果仅仅利用手中的步枪、机枪、手榴弹来进行攻坚战,其难度可想而知。

  没有攻坚火力,拔点战就只能运用人海战术了。可是一旦调动部队集中,这些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被村民、村妇无意之中传到了日伪那边,鬼子们判断出抗日军队有军事行动的迹象时,他们紧急调动部队进入敏感地区来以应对。八路和第九支队几次集中兵力想进行拔点战,但是最终都是因为敌人有了重兵据守而莫名其妙地失败了。

  梁希贤现在正主持刘政洪交换复装子弹的事情,虽然他不情不愿的,但是交换子弹却成功了。

  八路军豫北第一军分区这次损失惨重,虽然袁大胡子带领的主力部队基本保存了下来,可是刘政洪所带领的新兵基本上全军覆没。鬼子在根据地里除了打仗,还残忍的实行了“三光政策”,大量的民房被鬼子一把火烧光了。在严寒的冬季,如果没有房子遮风避雨,那就意味着死亡,刘政洪除了重整武装之外,他还花了绝大部分精力来解决根据地老百姓的生存问题。

  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