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
  第五十五章书中自有黄金屋

  会试共计三天,三天内考生不得出考场,准确的说是不得走出考试的那个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子。很多身体素质不过关的,也就只能含恨离场。

  还有一些特殊的考生,比如说攻于明算之类的,则单独弄到一个考场中,然后有单独的卷子和不同的考试责问在等着他们,但是相同的是——考试环境都很苦。

  转眼间三天过去了,出了考场的诸多考生心有余悸的回头看了眼考场,心中不由得有种劫后重生的感慨——这压力比起我国数十年的高考压力不遑多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这可是真的有全副武装的吴国士卒不间断巡逻!

  时间悄然流逝着,诸葛亮,徐庶,法正,顾雍,步骘等将近三十名文官参与卷子的批改工作。考生总共两千七百余人,每人三份卷子,总共八千多份卷子,每个批改卷子的考官需要批改二百多卷子,还要仔细评比一下!这样下来的工作量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了的,至少身子瘦弱的法正到了最后不得不跟好友陆逊换班!

  一个月后就是发榜的时间,而前三百名可以参与殿试,三百名中只有五十人可以被留用,如此严格的选拔方式,在之前可算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而且为了公平起见,这一次将会元的文章公诸于世!而这也让诸多考生的心中对考试的公正有了更大的信任。

  十月十五日,是吴国第一次科举考试会试的发榜时间,顿时发榜处被围的水泄不通,而此次的会元是马良——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而且因为南面环境平稳,马氏五常并没有像正史中出山那么早,而金子终究还是会发光,此次科举,最大的闪光点就是马良。

  一则荡气回肠的文篇,一段鞭辟入里的分析——

  夫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盛极必衰,衰极必盛。古人云,天命难违,却又言人定胜天。缪也?然也?……

  洋洋洒洒五千字,所有的考生都不得不对马良的文采和对天下大势的视野赞叹一句——好!

  第二名乃是费祎,第三名乃是周循。名不见经传的魏子排名第四,法正之子法邈排第六,李恢侄子李球排名第九,周瑜义子张表排名十二,张战之子张铭排名十七。马谡排名三十……

  当众多考生看过榜单后,顿足捶胸的有,嚎啕大哭的有,喜极而泣的有,这些人的数量不不少,但是抱着鸡腿狂啃的却只有一个——法正之子法邈!

  法邈,吴国少卿法正之子,条条框框什么的最是反感,相比与自家父亲,法邈更崇拜的是用计不拘一格张战的。由于现在的张战成天没个正行,法邈苦思之下,也就选择了放浪形骸来掩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