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人生定要有追求
  于副经理:“也不算怎么大吧。不会外语,对外面不了解,光凭热情,是干不了外贸的。不管做什么,先对自己有个了解。我的情况呢,会开车,有耐性,也有爱心,做这事正好。我和你说说别人的情况吧。”

  于副经理如数家珍般的述说起来:白景堂在大连和秦皇岛一带做外贸,每年都要回到家乡来组织山野菜,白瓜子和豆粕,最近刚刚回去。”

  “经理屈之林去了启明银行,当了行长。我们比不了他。他的老婆是财团的董事长。”

  “也是啊,于副经理,那时我们怎么没看透,他的根底那么深。”

  贾雪说。

  “那是深吗?我不觉得。按我的思路,他如鱼得水的,按他的行事思路,未必是好事。”

  “啊。”

  贾雪不想说了,人家那不是普通人的路子,说他干嘛呢!

  于副经理说下去:“业务科的两个业务员去了深圳,听说在给孩子做后勤。计划科的两个人经了商,都在广州有了自己的摊床,每年都有几百万的收入,其中的一个还成了大款,是一家每年超千万商贸城的大股东。”

  “还有个副经理,去了加拿大定居。他的儿子和儿媳在那里。吃的穿的都不愁,就是没人说话,太闷。有时不惜花大价钱给我来越洋电话。我说你省省吧,越洋电话太费钱了。他说花点就花点了。儿子媳妇经常不在,他半个月都说不上一句话,真苦闷哪。我说,那就回来嘛。他说孩子们不回去,我能回去嘛。”

  “最有成绩的是那个后勤的小科员了。长得瘪瘪哈哈的,没事时就伏在桌子上写啊写。我没少批评她。说她不务正业。她写了一个长篇,后来被一家影视公司拍成了电视连续剧,轰动全国,名字叫……。”

  “《心路》。”

  贾雪插进来。

  “对,是这个名字。说的是我们这些下岗人再创业的故事。里面有个歌,唱遍了全国。”

  于副经理唱起来:“人若在,心就在,大不了一切从头再来。”

  贾雪也跟着哼起来。

  “哎,光说好的了,也有混得不好的。业务科的小路住院了。她得了糖尿病肾病。过去是半年透析一次,现在一个月一次了。”

  贾雪说:“我前些日子和几个人去看她了。她是心思太重,没来外贸时,她在人事局工作,是铁饭碗。她老爹有本事,给她调到了外贸,没来二年这里就黄了,她老爹也二线了,想去事业单位也回不去了。她熬糟的是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