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太子
  七年时间,转瞬即逝。

  大历朝在两年前已然成为前朝,反王元王,也在两年前正式登基,定都长安,改国号为庆,年号元朔,史称元朔帝。

  而谢远也已经从一个小小婴孩,长成了七岁大的小少年郎。

  按照前世的记忆,这个年纪的小豆丁,应该是刚刚欢脱的背着小书包去上小学一年级。可惜时移世易,此刻的谢远小郎君,正板着一张鼓鼓的包子脸,跪坐在精致而朴素的席子上,腕上悬着小小的沙袋,执着上好的紫毫笔,背脊挺直,对着面前的竹简,写字。

  这原本也没甚么,只是,谢远现下已经一动不动的跪坐在那里,写了两个时辰的字了。

  两个时辰,也就是现代的四个小时,一上午。

  饶是谢远在前世时因心脏不好,常常需要竭力控制自己的耐心,现下却也忍耐不得,搁下笔,取下沙袋,净手,便向自己这一世的母亲江氏请示:“阿娘,老师布置的功课,儿已写完了三份。还请阿娘过目。”

  没错,三份。

  江氏闻言,搁下手中的针线,接过谢远的功课,细细看了一会,就柔柔笑道:“果然还是你三姐说得对,你虽聪慧,过目不忘,举一反三,但终究是小郎君脾性,太喜玩闹,不能静心。这也让你老师……始终不喜你。”江氏说到此处,轻轻一叹,又道,“然,凡人,无不喜勤恳努力之人。你今后都如同今日一般的勤恳,日日都腕上悬沙将你老师的功课写下三遍。终有一日,你那老师,定会待多一分好颜色。将来,你阿翁和阿爹知晓了你老师对你的看重,也能对你更多一分看重。”

  谢远想到他那一位对寒门子弟向来不耐烦、并绝对忠于前朝的世家出身的名士老师,心说,他那位老师,能看在他当年献了那卷孤本的面上收下他做弟子已然难得了,还想让他的名士老师对他青睐?简直是痴想妄想。

  就是他如今的这些功课,也都是他瞧着他那位老师布置给周遭的同窗后,他自己琢磨着自己给自己布置的而已。

  而这些功课交上去后,也只会由老师的其他弟子检查而已。

  至于将来……他的老师本就是忠于前朝的名士,一旦知道了他的身份乃是反王之孙……谢远觉得,他大约是该想个法子,让他的名士老师到时候无论再生气,也不能将他逐出师门。

  当然,七年的时间,足够谢远在“不经意”中知道了自己是曾经的反王、现下的元朔帝的嫡亲孙子,是被自己的阿爹曾经舍弃过的儿子,也足够让谢远看清楚,他身边的那一位重生而来的三姐谢若锦了。

  按照谢若锦偶尔透露出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