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山路漫漫
  百望祠,原是张百望先生隐居之所,老先生生前传道讲学,亲传弟子三百,遍布天下。因弟子追思念恩师,故建祠以祭之。此后数十年,吊咽之人往来不绝。康平初年,其三传弟子徐杭青始于清明节建海棠诗社,揽天下英豪才子,作文章以悼之。

  世人仰起才华,趋之若鹜,海棠诗会不堪重负,遂设叩门题,写于竹签之上,叩门者任选一支,依题作诗文曲画皆可,由前一届得以与会者品评,全数通过者方可入门。

  由此每届入社者却仅十到二十不等,越是如此,慕名而来者越是源源不断。久而久之,便成为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第二个金銮殿之所在,一生所望,只在海棠诗会,一举成名天下知。

  胡清平世人皆知的名号,便是源于她在及笈之年,入得海棠诗会,且一举夺冠。

  胡夫人早逝,与她相关之处,李明微大多不曾涉足,家道中落以后更不消说。她对于百望祠曾有些向往,而后被时间掩埋的尸骨无存,此刻呆在车厢里,更是只有如坐针毡。

  天子扶车,饶是一惯心高气傲之人,也不免为之捏了一把冷汗。

  外头宋连也不比她好多少,身侧之人,即使如贩夫走卒一般与他并肩而居,也难掩通身贵气,无形之间就令人心生畏然。有他坐在旁边,他连鞭子都甩不利索了。

  那人却很是从容,毫不带架子的盘膝而坐,定睛看他驱马,言语温和的撘话,“听你口音,是南方人吧?”

  宋连谦卑的笑,“您说得对,小的祖籍无锡,六岁那年才来的京城,京话说得囫囵,给人一拿一个准儿。”

  “无锡是个好地方啊。”他道,仍是和和气气的样子,“早两年我途经此处住过几日,往太湖惠山走了走,其山光水色、园林石圃不让苏杭,尤其鼋头渚,堪称人间仙境。”

  谈及家乡,人总有一番特别的情愫在,听到人夸赞,总会从心里头高兴,宋连一下子笑开了,“可不是仙境。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倒觉得我们无锡太湖才是凡界的天堂。就您说的鼋头渚,一天里头就有百个变化,一时云环雾绕,一时又彩霞万道,真是神仙住的地方。还不光是这,”他扬了扬眉毛,掩不住的自得之色,“太湖的三白,大浮的酒浸杨梅,还有肉骨头,都是不可多得的极品美味……”

  “确然确然,”那公子深表赞同,话语间带了三分笑意,“当年在太湖边上食过的酥炸银鱼,蟹粉小笼,现在想来都还回味无穷。可惜这京中虽有几家江南酒楼,却都做不出地道的无锡菜。倒是天桥上的手捏泥人,与惠山泥人一般无二,个个儿憨态可掬……”

  “爷还好这些玩意儿?”宋连噗嗤一笑,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