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章 锋芒初露
  第三章 锋芒初露

  温知如一番言论让锦翌珲陷入沉思。

  而一旁的温彦丰看着这个多年来未受到他重视的孩子,眼底写满了赞赏。

  从前只以为他生性怯懦,在诗书学习上并不怎么用心,却不想也能有这般经世之才。

  他思虑周全、见识长远,仅从自己和锦翌珲的几句话中,就能对朝堂的局势做出准确的分析。想起前几日他问及知旭在国子监所学的成绩,四书五经背的倒是流利,可若细问下去,也都是一知半解,再看看眼前这个在朝堂意气风发,被誉为大锦朝未来的治世奇才的贤王世子,温彦丰在心里暗暗摇头。

  真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如儿觉得,为父该给那薛骏授予何官职?”

  温知如撒娇一般的笑起来,“女儿只是根据您与世子爷争论的话题说出自己的意见而已,朝堂上的事情,女儿又怎会知晓?”

  温彦丰笑着拍了拍知如的肩,又看向锦翌珲,“那世子爷呢?又有和见解?”

  “温姑娘真知灼见,在下惭愧。”

  在这之前,他所想的,只是如何向温彦丰说情,让薛骏这个状元的仕途之路走得不那么坎坷。说白了皇帝派他来根本就是想做个无本的买卖,可这个老谋深算的内阁大臣又岂是这么好说话的?但经过温知如这一提醒,自己似乎从一开始就错了方向。

  温彦丰冷哼一声,回过身去在书桌一角的十几封奏折之下抽出了一封公函递给锦翌珲,“明日殿试状元给沈三公子,这封任职文书则即刻生效。”

  锦翌珲诧异的打开一看,“山西承宣布政使司都事,从七品,薛骏。”

  品阶不高,却是个有实权的官位。

  山西虽不算是个富庶的州省,可矿产、植物资源丰富,气候也适宜耕种,自大锦朝开国以来,也算是自给自足,税收可观。只是自打前朝景和七年之后就不行了,每每上奏不是欠收就是请求减免赋税。近几年来更是三番几次的以遭受旱灾为由,要求朝廷拨款赈灾,可是赈灾粮和赈灾银拨了几次,还是不时的传来有灾民饿死或是逃难去邻省的消息。

  每次下令彻查,可查来查去也没个结果,皇帝当然知道这是他们官官相护的借口,半月前皇帝在朝堂上提了要任命新的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不想最后这个官位落在了瑞王的人手里。温彦丰在朝堂上与瑞王也斗了多年,这下派了这个薛骏去给他打下手,是故意要给对方添堵呢!

  若是这个薛骏真的是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名利,能在山西任上查出瑞王一党贪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