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新婚:糙汉老公宠妻入骨 第279节
��,不能跟风搞承包。

  一旦个人承包,农场就失去了体制优势,慢慢分崩离析。

  单打独斗,成不了什么气候,新盛农场完全有实力走的更远。

  只要尽快调整策略,尽快适应自由经济市场,团结起来打大仗,农场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马小璇的坚持下,新盛农场坚持住了。

  后来,也是马小璇带领农场走出困境。

  马小璇从政法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计经局工作。

  她刚毕业,没有立即下海经商,因为那时候的经商环境并不好。

  社会还没完全开放,个体户处处受到制约和打压,还不是经商的好时机。

  她要先背靠国-家这棵大树,累积一定的经验、人脉,还有资源。

  所以待在机关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她一边在计经局工作,一边伺机出手。

  终于在半年后,等来了好机会。

  计经局当时想与南方特-区贸易部展开合作,马小璇知道这一消息后,主动请缨,想接手这一工作。

  在外人看来,这份工作又苦又累,而且需要抛头露面跟人谈合作,有点掉份,远远不如待在办公室当大老爷来的清闲舒适。

  只有马小璇看出了这是个机会,所以她主动出击,正好没人跟她抢,这份工作就落在她的头上。

  很快,马小璇作为申城计经局特派员,与特-区贸易部展开了合作。

  马小璇亲自参与谈判,在计经局与南方贸易部之间周旋,最终双方达成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由申城计经局批条子,从南方贸易部购入国外进口的机器,转手到申城去卖。

  其实说白了,就是政-府机关凭借手里的权力,亲自参与进口倒卖。

  利润由双方五五分成,计经局得一半,贸易部得一半。

  而马小璇也非常精准地抓住了这个机会,跟计经局提出佣金分成,计经局所得实际利益的十分之一分给马小璇个人。

  计经局那边也不确定,这项合作到底赚不赚钱,说不定还有可能赔钱。

  经过短暂的考虑,计经局最终答应马小璇的要求,同意拿出十分之一利润作为佣金。

  这样,马小璇就正式来往于申城与特-区之间,开始了她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