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若问闹洞房那家强,苏州老家找白夫人
  一声惊雷平地起,正堂静默片刻,沈老太太双目微阖,似乎在回想些什么,大少奶奶王氏急忙说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又责问韵竹陪嫁的两个大丫鬟还有奶娘周嬷嬷:“你们都是死人啊,二姑奶奶住的地方也不算远,你们见了主子受委屈,也不过来报个信?”

  小姑难缠,何况韵竹和自己相公是隔母的,万一有人说自己故意给小姑结了桩恶姻缘,自己的贤良名声、丈夫的官声都会受影响,王氏少不得先撇清自己,说道:“白灏在苏州老家是有名的才子,十六岁就考上秀才,获在乡学考的头名贡生选入国子监的,今年秋闱有望中举呢,还是你二哥的同窗好友,你二哥信得过他的人品才学,先有了认他为妹夫的意愿,白灏心中也有意,两人请了官媒来和我这个做大嫂的说合亲事,可谁知——”

  你二哥和你一母同胞,他不提这门婚事,我怎么会掺合进来啊!王氏掏出帕子捂脸抽泣道:“谁知还是出了岔子,呜呜,嫂子对不起你,白家是怎么欺负你了,说给嫂子听听,嫂子豁出去脸面也要给你讨个公道!”

  王氏这一顿唱念做打,韵竹倒有些难为情了,嗫喏片刻,似乎不知从何说起。

  沈老太太叹了口气,起身亲自将跪着的沈韵竹扶在罗汉床上坐着,说道:“当初是你二哥和大嫂主持的这门婚事,我也替你把过关,派人去苏州查过白家的底细,确实是家风正派、处世开明的好人家,你也亲自相看过白灏,自己点了头的。平素你是个懂事的,若不是觉得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你也不会在三天回门时就提出和离。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祖母还是疼自己的,沈韵竹被白家冷了的心肠开始融化,双手绞着帕子道:“今日归宁,我依旧是处子之身。”

  什么?!王氏隐晦的问道:“白灏有暗疾?不中用?”

  韵竹摇头道:“非不能也,是这样的”

  新婚三天,沈韵竹觉得漫长的像是三年。

  洞房花烛夜,沈韵竹和所有新娘子一样,怀着对婚姻生活的憧憬和不安坐在婚床上等新郎揭开盖头。白灏家在苏州,算是殷实人家,但也无力在昂贵的南京城买大宅子。韵竹在城西七家湾处有一栋宅子做陪嫁,但是国子监在城北鸡鸣山脚下,为了许公子读书方便,就在国子监南面的金吾后卫巷租了一套二进的宅子做婚房。

  新房并不大,夜风将前院觥筹交错嘈杂声吹到沈韵竹耳边,许久没等到新郎,又累了一整天,她迷迷糊糊靠在床柱上睡着了。

  吱呀!

  门开了,趴在脚踏上打瞌睡的陪嫁丫鬟兰芝忙叫道:“姑爷回来了。”